查看原文
其他

六祖坛经02:想要修行见性大法,不能起心动念,看不起任何一个初学的人

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短视频目录(20181109)点击进入

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

慧律法师楞伽经目录(全)

慧律法师楞伽经目录(全)


慧律法师六祖坛经02

上慧下律法师《六祖坛经》讲义

六祖坛经02

解:【众得处分】,众人得到了吩咐、处置之后。要记得喔,赶快作这个偈颂喔!不得思量,思量即不中用,不可以动用意识心,意识心是不堪使用的,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来清净自性的面目。【退而递相谓曰】:【退】,退回后院。一个是堂前一个是后院。大家退到后院来。【递相】就互相辗转,就这么说了:【我等众人,不须澄心用意】,【澄心用意】,我们不需要专心在这个作偈颂。【作偈将呈和尚,有何所益】?有什么帮助呢?【神秀上座】,神秀大师,【现为教授师,必是他得】。一定是他得。【我辈谩作】,【谩作】就是流汗,而且是费神。我们不必流汗、费神、浪费时间作这个【偈颂】,怎么样?【枉用心力】。冤枉用这个心力,大家都认为神秀大师一定接五祖的棒子嘛!【诸人闻语】,大家听了以后,【总皆息心】。息心就是息灭了用心作偈颂的意志。这个【息心】不是歇即是菩提,不是停止烦恼的意思。就是说:我们不需要作了,就等神秀大师作吧,就息灭了作偈颂的意志了,没有人想要作,大家都认为:就是神秀大师。【咸言:我等已后,依止秀师】,大家【何烦作偈】。不需要作这个偈颂。

经文:【神秀思惟:‘诸人不呈偈者,为我与他为教授师。我须作偈,将呈和尚。若不呈偈,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?我呈偈意,求法即善,觅祖即恶,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?若不呈偈,终不得法,大难大难。’】

解:【神秀思惟:诸人不呈偈者】,大家都不作偈颂,【为我与他为教授师】。【为】是因为,正因为我是作他们的教授师,他们都听我的。【我须作偈,将呈和尚】。我呈上给五祖看看。【若不呈偈,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】?我不呈这个偈颂,五福不知道我见地深浅。【我呈偈意,求法即善,觅祖即恶,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】?我告诉你,神秀大师这种修养目前很难找了,是不是?佛门里面,我告诉你:你只要支持哪一个,很奇怪喔,就有另外一个、一种声音出现,就是很不可思议。incredible很不可思议,你看神秀大师这种修养。我告诉你:六祖惠能大师跟神秀大师这种修养,足以让我们一辈子敬仰。诸位不管你今天有没有大彻大悟,先摆在旁边,就用两个人的例子来修养,都不得了!再讲一遍,你看看:哎呀!若不呈偈颂,和尚如何知道我的心,我的见地是深是浅呢?我要是呈这个,写这个自性的偈颂,求法即善,觅祖即恶,却同凡心,跟凡夫没什么两样。我求法就是正确,如果要动一个念头,想要去继承五祖的位置,这个发心,动念就错。却同凡心,跟凡夫没什么两样,那就要夺其圣位,奚别,有什么差别呢?【若不呈偈,终不得法】,还是没有经过五祖认可,【大难大难】。因为没有见性,当然很难;要见性,那是挥洒自如。

我今天要讲《六祖法宝坛经》,我就先做一个偈颂,我也要呈给五祖,我当时要在五祖的座下,我也把这个偈颂呈上去,弘忍大师,你看我作这个偈颂,堪不堪使用啊?要不然,您就把祖师位传给我吧!

着相修行百千劫  无相修行刹那间

若能万法尽舍却  顿悟入道须臾间

无说无示无来去  生死涅槃无距离

菩提由来无一物  只在当下一念间

无圣无凡无众生  即心即佛弹指成

若问祖师西来意  倾听恒河无生曲

众生若欲识佛境  当净其意如虚空

妄念虽是生死因  不着一物尽菩提

若能离相无相行  包你大智遍三千

经文:【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,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。】

解:【五祖堂前】,就是起居室的前面,【有步廊三间】,【步廊】就是走廊,【拟请供奉卢珍】,【供奉】,就是供奉官,就是以前我们讲的书画家,专攻有才艺的人,来画画的,这个就是供奉官,类似我们现在讲的叫做文化部,很有文化。这个供奉,就算是一种官,书啊,毛笔,画画都很行,叫做供奉官,专门画画的,专门书法的,有的人毛笔写得真好!叫做卢珍,六祖也是姓卢,我们今天来讲经说法这个地方,也是卢医师帮忙的,哎呀,这个姓卢的都不得了,我们要跟他鼓励鼓励一下,(鼓掌)感谢卢医师啊,真的感谢。出了这个六祖啊!是不是。我们这个姓林的,我俗家姓林的,还没出过一个比较行的,不过出一个还不错的,叫作妈祖,妈祖叫林默娘。是不是,文武百官统统要拜妈祖。有一个小姐来,她这个脾气很暴躁,来讲堂的时候,说:师父,我请您开示啊,因为脾气暴躁啊,非常的不好,对人家很不友善,有理扯不清。我说:小姐,你贵性啊?她说,我姓刘。我说:你不姓刘,你姓卢,她说:师父,怎么给我改姓呢?我说:那你叫什么?她就讲:秀英。我说你不叫秀英,叫做小小。(台语谐音意指不可理喻),会听吗?三个字加起来会不会念啊?说:喔!卢小小(台语谐音)是啊,是啊,开悟了,真的,你就是这样子,老是道理讲不通。要是女孩子,有理扯不清,我们台湾话叫做“番番”,刚好有人姓黄的,番番,加起来会不会念啊?黄番番。好了开玩笑的啦!

卢珍,【画楞伽经变相】,【变相】就是指地狱可怕,种种形相的变化,还有观音三十二应身,这个变相图。画这个《楞伽经》可怕的地狱变相图,还有这个《观音经》变相图。【及五祖血脉图】,【血脉】,就是道统,就是哪一个人传什么……哪一个人传什么。【流传供养】。

经文:【神秀作偈成已,数度欲呈;行至堂前,心中恍惚,遍体汗流,拟呈不得。前后经四日,一十三度呈偈不得。】

解:【神秀作偈成已】,作好了。【数度欲呈】;好几次要呈这个偈颂,【行至堂前,心中恍惚】,因为没有开悟,同地不真。要见地真的,我告诉你,一句话,你马上就弹回去了。有一个人,跑到讲堂,年轻人,很没有礼貌,差不多,将近四十岁的一个男众。我刚好用餐完的时候,要上来电梯,上来五楼,我走到大殿的前面来,刚好在101的前面,接近这个电梯,把师父拦截下来,对师父态度很不好,没有礼貌,他第一句话就问:慧律法师!你开悟吗?这个人很狂。我马上就跟他弹回去了,我就跟他讲:我开不开悟不重要,你开不开悟才是重要。我如果开悟你不开悟,讲给你听,我怎么说,你也不了解,你如果开悟,你就自然知道,我有没有开悟。是不是?这个是一种,我认为是一种外道,或者是很狂的一个学佛的人,脸有一点黑黑的。一般人是回答,回答是说:我有开悟或者是说没有开悟,我一下子就给他弹回去了。他就:慧律法师,你有开悟吗?我开不开悟,关你什么事情?有这么重要吗?你要问你有没有开悟才重要啊!是不是?

你有开悟,你自然知道我有没有开悟,你没有开悟,讲到死,你也搞不清楚啊,是不是?这样子?他一听,我的回答跟人家不一样,他又要问的时候,我就跟他讲:嘘!开悟能问吗?傻瓜!一下子就跟他吹一下,他就吓一跳了!我说去拜佛拜佛,合掌令欢喜。如果见性大法有因缘,我们就谈,要没有因缘,我们就合掌令欢喜,碰到这个,后来怎么样子呢?后来第二次再来,讲实话了,他说,其实这一句话,不是我要问的,是我们后面有一个高人叫我来,说你第一句话,碰到法师的时候,就问他这样子,看他怎么反应?然后,我问他:然后呢?我就回去告诉他,描述说,师父的反应就是这样,他说:喔!原来是来试功夫的,哎呀,不过人总是要有一点幽默感,倒没有什么关系,我今生今世很少跟人家结恶缘的。我这个一生一世就是有一个好处,就是希望快快乐乐的过日子,我一生一世从不伤人,包括一句重的话都不会说,不敢说。

有一次,我去爬山,人很多,后面有一个女众,在爬山……不小心的时候,踢到石头,重心不稳就往前冲……,看到东西就抓,刚好抓到我的松紧裤,抓的时候就跌下去,就唰!我就赶快又把它拉起来,然后她就,啊,一直觉得,哎呀,师父啊,对不起啊!因为女人就是这样子嘛!她就很不好意思!不好意思,真对不起,我不是故意的。我也知道啊,要不然,你冲过来脱我的裤子干什么?我当然知道她不是故意的啦,是不是?我这个人不会伤害她,对不对。我就转过去笑一笑,跟她讲,我说:我这儿不是观光鸟园,谢绝参观,你要对我负责。她就:哇,笑……笑得不行了,说,这个法师真是幽默。没有负担就好了,大家开心就好,不需要这样子,你又不是故意的,对不对?世间已经很苦了,大家不要恶言相向嘛,对不对?有缘嘛,大家谈,没缘,合掌令欢喜。因缘不具足,你也不要跟她说这个重话嘛!她已经很难过了,是不是?我们到新加坡去,每一次去,都会去参观那个鸟园。我们现在不是象那个古时候人穿的那个裤子,古时候人穿的那个裤子是用绳子绑得很紧的嘛!我们这个松紧带对不对,口哨一吹,它自动就掉下来了。心中恍忽,就是见地不真实。【遍体汗流】,流汗了、冒汗了。【拟呈不得。前后经四日,一十三度呈偈不得】。写了十三次。

经文:【秀乃思惟:‘不如向廊下书着,从他和尚看见。忽若道好,即出礼拜,云是秀作;若道不堪,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,更修何道。’】

解:【秀乃思惟:不如向廊下书着】,我在走廊的下边写,【从他和尚看见】,让和尚看见。【忽若道好,即出礼拜,云是秀作】;这个就是我神秀作的。【若道不堪,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】,如果讲:不堪使用,见地不真,冤枉我在山中数年,受人礼拜,【更修何道】。

经文:【是夜三更,不使人知,自执灯,书偈于南廊壁间,呈心所见。偈曰: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】。

解:【是夜三更,不使人知,自执灯,书偈】,自己拿着这个灯,【书】就是写,写这个偈颂,【于南廊壁间,呈心所见。偈曰: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】。诸位,这个就是没有看过《圆觉经》,这个就犯了一个作病。作病就是说,你一直是要重复的,把这个尘埃扫掉,那你要扫到什么时候呢?我们这个色身,叫做菩提树,就是身体,就象菩提树,菩提树就是觉悟了。我们色身就是修行的根本,是觉悟的根本。这个心就象明镜台,要常常修,常常除掉这些烦恼无明,勿使惹尘埃,千万不要让它惹到尘埃。诸位,神秀大师这个偈颂,不必五祖弘忍大师来看,我来看,都知道没有开悟。要是拿来给我看,我都知道这个没有开悟。你每天都要时时勤拂拭,那为什么叫做本自具足呢?这犯了一个,《圆觉经》里面讲的,止作任灭,佛性非常非无常,非止非作非任非灭,这个讲起来又是一大篇,这犯了作病。【作】就是造作,以为清净自性可以造作而来的,就是我们常常讲的,我修行,是要修出什么东西。这个观念就错,四大本空,五阴无我,没有东西可以修,你体悟到本来无一法可得,随缘磨掉习气,烦恼放下,这个就是修行

经文:【秀书偈了,便却归房,人总不知。秀复思惟:‘五祖明日见偈欢喜,即我与法有缘;若言不堪,自是我迷,宿业障重,不合得法。圣意难测。’房中思想,坐卧不安,直至五更。】

解:【秀书偈了】,写这个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神秀大师,偈颂写完了,【便却归房】,回到了自己的房间。【人总不知】。大家都不知道谁写的。【秀复思惟:五祖明日见偈欢喜,即我与法有缘;若言不堪,自是我迷,宿业障重不合得法。圣意难测】。你看,神秀大师这种修养也很了不起。写了以后,回到房间就这样想:明天要是上人,就是五祖,看到欢喜,就是我跟法有缘;要是不堪使用,我的见地没有见性,自是我迷,就是什么都检讨自己,这个就是修行人很重要的,降伏自我,这个比什么都重要,宿业障重,不合得法,圣意难测。我不够资格得这个法。佛所讲的这个自性,太难了。圣意难测,这不是靠思惟来的【房中思想,坐卧不安】,房中自己这样想,坐卧统统不安,【直至五更】。一直到五更。

经文:【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,不见自性。天明祖唤卢供奉来,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。忽见其偈,报言:‘供奉却不用画,劳尔远来。’经云: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但留此偈,与人诵持。依此偈修,免堕恶道;依此偈修,有大利益。令门人炷香礼敬,尽诵此偈,即得见性。门人诵偈,皆叹善哉】

解:【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】,他当然知道了,有没有得。入门未得,【不见自性。天明】第二天,【祖唤卢供奉来,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】。朝南廊壁间,叫这个供奉官来,他姓卢嘛,叫卢供奉。怎么样?在南廊壁间绘画图相。【忽见其偈】,本来要叫这个卢供奉官来画的,结果看到这个偈颂,【报言】:就是五祖这样说了,【供奉却不用画】,不需要再画了,【劳尔远来】。还麻烦你这么老远的跑一趟来。【经云: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但留此偈,与人诵持。依此偈修,免堕恶道】;才免堕恶道而已。依照这个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,按照这个偈颂来修持,怎么样?免堕恶道,没办法成就无上菩提。【依此偈修,有大利益】。弘忍大师也是很有修养的人,不忍伤害这个徒弟的心。【令门人炷香礼敬】,你看,这个五祖人家那个了不得的,一个见性的了不起的菩萨,知道明明这个就是没有开悟,还要大家要恭敬啊,要诵啊,不堕三恶道。还叫人家烧香还礼敬呢。你看!对一个没有见性的人,他还是这样不伤害他。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修养。【尽诵此偈】,大家来诵诵这个偈诵吧,【即得见性】。这个是五祖,打个方便妄语,其实就根本没有见性。这叫做善巧方便,不忍心伤人。【门人诵偈,皆叹善哉】。哎呀!太好了!

经文:【祖三更唤秀入堂,问曰:‘偈是汝作否?’秀言:‘实是秀作。不敢妄求祖位,望和尚慈悲,看弟子有少智慧否?’】

解:【祖】,五祖要纠正一个人,不在大众面前,不能在大众面前去纠正他。【三更】夜深人静的时候,就【唤秀入堂,问曰:偈是汝作否?】这个偈诵是你写的吗?【秀言:实是秀作】。的确是我神秀作的。【不敢妄求祖位,望和尚慈悲,看弟子有少智慧否?】

经文:【祖曰:‘汝作此偈,未见本性,只到门外,未入门内。如此见解,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。无上菩提,须得言下识自本心,见自本性不生不灭,于一切时中,念念自见万法无滞,一真一切真,万境自如如。如如之心,即是真实。若如是见,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。汝且去一两日思惟,更作一偈,将来吾看。汝偈若入得门,付汝衣法。’】

解:【祖曰】:五祖就说了,【汝作此偈,未见本性】,还没见性,【只到门外】,修行就怕这个,修行就怕在门外转,转不进门内来,佛法是心法,万法回归自性,叫作正法。弄清楚啊!禅、净、律、密,不管你哪一宗派,都要回归自性。佛法的伟大,就是从内发出来的大智慧,不借重外面的语言、文字,乃至于符号等等这些观念、意识型态,统统没有。【未入门内。如此见解,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】。这个是不可能的!你用这样子,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你用这个心态来修行,觅无上的菩提,了不可得,根本就不可能。【无上菩提,须得言下识自本心】,【言下】,就是当下,讲话的同时,叫作当下。你真的是一个见性的人,当下就知道我在讲什么,也当下就知道,你是不是个见性的人。言下就必须识自本心,见自本性,不生不灭,从来不生,也从来不减。我们这个生生灭灭的世间,就是种种的痛苦,众生就是把希望寄托在这个生灭法里面,所以他会痛苦不堪,他寄望的东西错误,寄望在这个不实在的相上的生灭,寄望在名、利,寄望在生命能多活一点,希望能不能长年百岁,每天都在打这个妄想,他不知道说,总有一天,我们要离开这个世间。

就是不必等到百年后,就是现在刹那刹那生灭,众生因为依靠的东西严重的错误,所以他种种的幻想、种种的理想一定会破灭。对不对?用现在这一句话,你一直问下去,你就会大彻大悟,上次《金刚经》讲的,就是:SO WHAT?一直问下去,我家很有钱,你就问一下去and so what(又如何)?又如何呢?最近电视报到,不是往生了一个很有钱的人吗?几千亿吗?哎呀,某某人有几千亿,你就用英文问下去:and so what(又如何)?又如何,对不对?几千亿抵不抵得过我们一点点小智慧啊?抵不过的,你那个一千多亿,怎么比得过佛陀的一点点小智慧?我告诉你,我这一点点毕竟空的空性的智慧,超越一切的相,知不知道?

在座诸位,你们坐在这个地方,闻到了无上菩提自性大法,这一点点的小智慧,就超越了几千亿呀!为什么?那不是用钱可以买得到的呀。所以我替大家欢喜、高兴。电视在吵的,哎呀,那个林名模,那个萧大美女,两个人是那个漂亮?来,问下去,对不对?姓林的还不错,出了一个妈祖,还出了一个林名模,不错啦。然后就问下去:这个名模漂不漂亮,漂亮!就用英文问下去:and so what ?又如何?又如何?你都不会老不会死吗?不会臭吗?哼!少自欺欺人了!一句就解决了,佛法就是这么伟大,你知道吗?众生他是争得头破血流,佛法一句就解决了,你又如何,来呀。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,一句就解决了,学佛的人有大福报,学佛的人有大幸运。在坐诸位,你今天受尽种种的痛苦,委屈,只要你听到正法,跨进这个门,佛门,你就是一个不得了的人,为什么,你有智慧啊,你懂得放下呀,你不计较,你不比较,内心求得心安,快乐无穷。是不是?

见自本性,不生不灭,【于一切时中,念念自见,万法无滞】,万法不执着,无滞就是没有停顿,大彻大悟的人,没有任何的障碍。【一真一切真】,为什么叫一真,万法不离自性,自性要悟到,一切相当体即空,就是清净自性的展现。了悟万相皆空,当下那一念不执着的心,就是本来面目。但是因为我们烦恼跑得太快了,所以先起贪嗔痴,发脾气以后,再后悔:对不起呀!我是怎么样子……对不对?以前有一个人,一个太太,生了一个儿子,这个儿子很调皮,她每次在诵《金刚经》的时候,他就跳啊跳啊……诵到一半的时候,停下来,就拿那个皮鞭,啪!那个小孩子就呱呱大叫啊,然后又再来颂金刚经,向佛忏悔: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不过我克制不住啊,这个小孩太调皮了,又不是我愿意的,借了一大堆的理由原谅自己。没办法了,有孩子就是这样了,没办法了。所以说:我们要修行很难,我称它叫作无明的野性,野性,佛经没有这个名词啦。理性,感性,对不对,排在后面,野性冲第一,贪嗔痴一下子跑出来,后来再后悔了,慢慢的回光返照了,所以,这个修行需要时间的,我告诉你啊,今天你来到这儿,听得法喜充满,不代表你的,那是我的,不是你的。不要搞错了,你的烦恼还在,执着还在,还是慢慢来,慢慢一点一点,一点一滴来,有一天就恍然大悟,一真一切真,哎呀,原来如此。无有少法可得。

有一个比丘尼,来到我的讲堂,在大殿碰到师父,很有礼貌的跟师父下跪顶礼,就问师父一句话:请慧律和尚开示几句?我就跟她回答:我这里从来无法可以开示,我这里从来没有一法可以开示人家。她就:哦!这位比丘尼有点憨憨的,听不懂,没办法,遇到无缘的,好合掌。这无相她看不到,就叫她拜佛:来来来,拜佛拜佛,叫她拜佛,没办法了。那个年纪太大的一个老比丘尼出家,年纪太大了,念佛。是不是?有一天,我在吃饭,我那个师妈,老母亲就坐在旁边,问了一句很有深度的话:师父!什么叫作明心见性啊?我刚好在吃饭,我就跟她比这一只,(师父伸出大拇指),喔,大拇指叫作明心见性喔!那第二个指头是什么?我这个伟大的佛母啊。搞不来,还问我这个问题,哇!每次我都叫她,你八十五了,快死掉了,赶快念佛,要不然来不及了,还问这个东西。我就跟她说:不要烦恼啦,你赶快念佛嘛!她的理由又很充足,她就说:我不让它烦恼,可是它就自己冲出来,我有什么办法呢?我又不是故意要烦恼的,可是它自己跑出来啊!意思就是不能怪我啦!没办法了,无明烦恼一起来,控制不住了。

【万境自如如】什么万境自如如,万法唯心所造嘛!你不起心,不动念,没有这种东西。【如如之心,即是真实】。如如不动的这一颗心,就是我们的自性啊!【若如是见。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。汝且去一两日思惟】,去,去!再经过一、两天,好好的想一想。其实我告诉你,五祖是故意这样讲的,想根本就不对。言下大悟的东西,怎么还可以让你想?我告诉你,你不开悟,你就是想了一辈子,你都不知道的,这个没办法的啊!五祖不会伤人:你回去想一想嘛!【更作一偈】,再作一个偈颂来,【将来吾看】,【将】就是拿。不是将来、未来的意思。将来吾看,拿来我看看。【汝偈若入得门。付汝衣法】。

经文:【神秀作礼而出。又经数日,作偈不成。心中恍惚,神思不安,犹如梦中,行坐不乐。】

解:【神秀作礼而出。又经数日。作偈不成】,为什么?台语有一句话很有意思,叫作极尽了,你听得懂吗?神秀大师已经极尽了,就是到这里为止了,他的程度只到这里,不然你要叫他死吗?没有就是没有,再怎么搞也没有。对不对?极尽了。已经尽能力了,要不然,你叫神秀大师怎么办?我告诉你,见性这种东西是勉强不来的,一点办法都没有的,开悟就是开悟,不开悟就是不开悟,差0.1都不行,差0.01也不行。【心中恍惚】,动荡不定,精神恍惚,【神思不安。犹如梦中】,象在作梦一样,【行坐不乐】。因为作不出来。

经文:【复两日,有一童子于碓房过,唱诵其偈。能一闻,便知此偈未见本性。虽未蒙教授,早识大意。遂问童子曰:‘诵者何偈?’童子言:‘尔这獦獠,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,欲得传付衣法,令门人作偈来看。若悟大意,即付衣法为第六祖。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,大师令人皆诵此偈,依此偈修,免堕恶道。’】

解:【复两日】,经过两天。【有一童子于碓房过】,走过六祖舂米的这个地方,就是马房,小小的马房。【唱诵其偈。能一闻。便知此偈未见本性】。惠能大师一听就知道这个根本没有见性。【虽未蒙教授。早识大意】。虽然没有经过五祖的教授,可是我早就知道见性这个法门了,了解这个见性的大意。【遂问童子曰】:就问这个童子说了。【诵者何偈】?你诵什么偈颂啊?【童子言:尔这獦獠,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】。这里大师指五祖。你不知道这个五祖说世人生死事大,【欲得传付衣法,令门人作偈来看,若悟大意,即付衣法为第六祖】。如果了解见性的大意,就把这个衣钵传给你,当作第六祖。【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】,【南】就是南边;【廊】就是走廊。在这个南边走廊的墙壁上,叫作:南廊壁上。【书无相偈,大师令人皆诵此偈。依此偈修,免堕恶道】。

经文:【能曰:‘我亦要诵此,结来生缘,同生佛地。上人,我此踏碓八个余月,未曾行到堂前,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。’童子引至偈前作礼。能曰:‘能不识字。请上人为读。】’

解:能曰:【我亦要诵此,结来生缘】。我也要诵这个偈颂,结来生缘。就是借着这个带发修行的这个童子,就引到他这个偈颂的前面。我也要结来生缘。【同生佛地】,共同成就佛道。【上人,我此踏碓八个余月】,上人就是对这个童子称的,叫作上人!六祖惠能大师很谦虚,连一个小孩子都不敢轻视他,称这个童子称上人,表示你行。我在这里舂米,搞了八个多月,用脚踏这个踏碓,搞了八个多月。【未曾行到堂前,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】。希望你引导我,走到这个偈颂的前面来礼拜。[童子引至偈前作礼。能曰:惠能就说,【能不识字】,我不识字,【请上人为读】,你帮我念一念。

经文:【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,便高声读。能闻已,因自言亦有一偈,望别驾为书。别驾言:‘獦獠,汝亦作偈,其事希有。’能启别驾言:‘欲学无上菩提,不得轻于初学。下下人有上上智,上上人有没意智。若轻人,即有无量无边罪。’别驾言:‘汝但诵偈,吾为汝书。汝若得法,先须度吾。勿忘此言。’能偈曰: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】

解:【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】,江州在现在的湖北,旧武昌府,以及江西省的地方。湖北以前的一个武昌府,以及江西省这个地带,叫江州。简单讲就是湖北跟江西这个地带。别驾,这是一个官名,州刺史的左右两边。这个别驾的意思就是说有单独的车子,让他乘车,就是说,这个人出去,就是专门的专车,驾就是车,就是这个官还不小,有特别的专车,要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,这个官,就是判官,法官,他有个人的专车,别就是个别,驾就是车子。表示他身分地位不错,很有地位、很有身分。张名【日用】,叫作张日用。这个张别驾,【便高声读】,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【能闻已】,惠能听了以后,怎么样,就知道没有见性,现在他也要作了,他说:我也有一个偈颂。

【因自言亦有一偈,望别驾为书】。您认识字,帮我写一下。【别驾言:獦獠!汝亦作偈】。这个獦獠也是有一点看不起,你们这个蛮荒的地方,大家叫他獦獠嘛!也叫他:獦獠!你也想要作偈颂?【其事希有】,哎呀,真是稀有难能可贵。【能启别驾言】:惠能大师就告诉这个张别驾(张日用),就说,【欲学无上菩提。不得轻于初学】。哇,诸位,这句话,要画双黄线,这一句话太重要了,你想要修行见性大法,第一个,不能起心动念,看不起任何一个初学的人,不得了。【下下人有上上智】,这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最下的愚痴的人,往往有上上选的真实智慧,叫作下下人有上上智。就是最愚痴的人偶而他也有上选的真实智慧。【上上人有没意智】,意思就是说,这上上人是指世间的人。反而那一些最绝顶聪明的人,往往会埋没自己的真实智慧,因为有所知障嘛!所以你要看不起初学哦。最愚痴的人,也有上上选的智慧喔,那么上上人的人,也有被埋没的真智慧喔!【若轻人】,就是如果你以貌来轻视人家。【即有无量无边罪】。

【别驾言:汝但诵偈】,来,你念出来,【吾为汝书】,我为你写。【汝若得法,先须度吾】。你如果得了这个祖师位,一定要先来度我,【勿忘此言】,千万不要忘记这一句话。【能】惠能就念出来,【能偈曰】:偈颂就说了,【菩提本无树。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。何处惹尘埃】。哇!这个偈颂传为千古,没有一个人看到这个偈颂不赞叹的。我们的清净本性,本来就没有任何形状,【无树】这个就是我们的大般若智慧心,不是任何形状的。【无树】这个意思就是,对称神秀大师的身是菩提树,他认为有一种依靠,这里完全放下。彻底的告诉你:我们的菩提清净自性,是没有任何形相。明镜亦非台,那个我们所谓的心,犹如明镜,它也没有所谓的台,如果有台的话,就变成有能照所照。为什么叫明镜亦非台?我们这个镜子啊,要是假设说,我们这个清净心,就象明镜一样,但是这是方便啊,真正的清净心,怎么样?亦非台,非台就是没有能照所照。有台,就有能照所照啊,对不对。镜子有台嘛,是不是?这台上面放镜子嘛。那么就是有能依所依。众生认为说:我有能觉悟,有所觉悟的。所以觉悟了那个迷,那个觉还是迷。

诸位注意听,你说:啊,今天我觉悟了。记得,你那个觉悟还是迷。为什么?迷跟觉是对立的,真正彻悟,迷跟觉没有,不存在,无所谓迷,也没有所谓觉,迷是对觉讲的,觉是对迷讲的,迷觉、觉迷仍然是生灭代谢之词。大彻大悟的人,不会说:哦,我觉悟了,我觉悟了,众生都是迷。他连这个能觉悟,动一个念头,执着说:能觉悟的心,都没有,开悟,大难大难!没关系,结一个法缘也不错。所以说,我们的清净自性、菩提自性,本来就没有形状,无树无形。没有相的东西,我们能照的这清净菩提自性,也没有能跟所的关系。本来无一物,就是指五蕴跟万法,本来无一物,万法,色受想行识,当体即空,万相不可得。若人识得心,大地无寸土。

本来无一物,为什么呢?《楞伽经》叫我们作如是观察:你见到任何的相,彻底的摧毁,碎为微尘,如是观照,世尊在《楞伽经》对大慧菩萨说:大慧,看到任何的相,都把它碎为微尘。诸位,你就会发现,菩萨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,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譬如说:这个毛巾,碎为微尘,毛巾的相没有,没有这个东西,讨论这个没有意义,世间本来就没有这种东西,我们就是在本来没有,没有这种东西的假相,缘起无自性的假相,一直在分别这个是啊、非啊,众生就是这样,下决定心,取决定义,这个就是毛巾。大智慧的人看,毛巾本空,因为缘起不可得,它是条件所构成的,所以,毛巾没有毛巾的相;桌子彻底的摧毁,如是观照,没有桌子相;美女,彻底的摧毁,丑女,彻底的摧毁,没有美女之相,也没有丑女之相,没有,对不对?如果有相,统统叫作妄想,颠倒、执着,本来无一物,何入惹尘埃?哪里有能所呢?哪里可以说沾惹到烦恼呢?没有的啊,那你起心,动念即乖,起心动念才产生妄想、颠倒、执着嘛。

经文:【书此偈已,徒众总惊,无不嗟讶。各相谓言:‘奇哉,不得以貌取人。何得多时,使他肉身菩萨?’祖见众人惊怪,恐人损害,遂将鞋擦了偈。云:‘亦未见性。’众人疑息。】

解:【书此偈已,徒众总惊】,大家吓一跳,【无不嗟讶】,太惊讶了!【各相谓言:奇哉!不得以貌取人。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】。究竟再过多长时间,使他成为一个色身的活菩萨呀!这个【肉身菩萨】观念不能错误,这个肉身菩萨是活的,不是死了以后,把他坐缸,尸体不烂,叫作肉身菩萨。在这里就是说,这个色身就能说法,是活菩萨的意思,这个不能搞错。以前有人看到这个《六祖坛经》就说:何得多时,使他肉身不坏菩萨。我说你搞错了,这不是这个意思啊,他把这个肉身菩萨,当作是死了以后,把他腌制起来,然后尸体不坏,把它搞成这个样子。我说不是这个意思啊,这个意思就是说:肉身它就是成道的意思,现在就是佛啊,就是可以讲经说法的,是活的菩萨,不是死菩萨。看经典不能搞混。不得以貌取人,何得多时,就是究竟再过多少时间,他就成为一个活佛。(未完)

六祖坛经01:极乐世界的西方是表示万物止息安养的地方,修行人都应该去这个地方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